查看原文
其他

无视10000小时定律,1套方法论成就生涯规划专家!

生涯豆 北森生涯 2022-06-25

本期内容整理自北森生涯研究院李枢老师分享

生涯咨询从“学过”到“做到”的关键


我们可能都听过一个观点叫“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说,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付出10000个小时的努力。如果按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计算,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5年。

 

聚焦到生涯规划师这一行业,数百个案例积累和数千小时咨询时长奠定了每一名生涯咨询专家的能力基石。

 

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虽然可以通过培训、督导、朋辈辅导加速这一过程,但是很多生涯规划师还是想知道,有没有更快一点的方法?

 

除了快速成长的需求,更有不少规划师倒在第一步:谈起理论猛如虎,落地实操零杠五,究竟是什么卡住了我们?


共同的难题:如何从理论到实际?


从理论到实操,究竟是什么卡住了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重新梳理一下我们学过的那些生涯理论,我们将其分为三类:

 

经典生涯理论

 

霍兰德的类型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都属于经典生涯理论。

 

这些理论是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的、经典的、可解释生涯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或理论,它们揭示了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让我们的指导工作更加的科学系统化。

 

经典咨询理论

 

教练技术、叙事治疗、短期聚焦属于经典咨询理论。

 

这些技术既可以用于生涯咨询,也可以用于心理治疗,它们告诉我们如何开展一对一的咨询工作。

 

生涯咨询理论

 

我们在GCDF课堂中学到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涯咨询理论。

 

它揭示了生涯发展基本规律,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在一对一咨询中依照其理论框架,运用CASVE循环的五个步骤帮助来访者一步步完成他的生涯决策与选择。

 

上述分类揭示了生涯理论和咨询理论间结合的并不紧密,生涯理论是揭示生涯发展规律,在将其运用至个体咨询中需要咨询师的二次创作发挥,而很多咨询理论又是源自心理咨询的流程方法技巧,二者之间往往并不匹配,生涯咨询理论又很难覆盖所有的案例场景。

 

那么在缺乏心理咨询那样经典理论派系与大量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生涯咨询工作该如何开展?


个案概念化:典型问题与范式的一一对应


我们基于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图,梳理出不同阶段人的典型生涯困惑,将典型问题与经典范式/理论对应,从而设计出针对该问题的流程化咨询方案,这就我们今天提到的解决方案:个案概念化。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有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其中成长期和衰退期规划师能做的工作相对有限,我们略过不表。



我们梳理分析出了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三个阶段面临的生涯问题:

 

探索期(15~24岁)


职业定位:高中文理分科、高考选择专业、临近毕业选择发展方向等。

学业适应:不适应学校或不适应专业等。

职业决策:考研升学和就业抉择、多个就业机会选择等。


建立期(25~44岁)


这一阶段中,部分人因为上一阶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会面临职业定位问题,很多30岁的来访者依旧困惑于找不到长期发展方向。


此外,还会面临职业适应、职业倦怠、职业转型、工作与生活平衡等问题。


维持期(45~64岁)

 

职业倦怠、职业转型、工作与生活平衡仍是困扰这一时期认定的主要问题,此外维持期的末尾还会面对退休适应这类问题。


把以上诉求整理后,我们可以得出五种典型的生涯咨询需求

 

职业定位:找不到自己的未来和方向

能力提升:职业定位结束后,需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做一些能力的提升和准备

生涯决策:能力提升后进行求职应聘或完成自己相关决策议题处理

生涯适应:完成决策后进入新的工作或学业领域,进入生涯适应

生涯平衡:适应结束后,需要平衡家庭工作、子女教育等相关议题


“职业定位”的个案概念化


面对以上问题,哪些生涯理论和咨询工具可以帮助生涯规划师给来访者以支持的呢?


我们以 “职业定位”为例:


这一议题下的典型生涯困惑是考研升学和毕业就业之间的决策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的迷茫


表露在外的就是“慢就业”现象的出现。


面对慢就业现象,催促、施压、强调就业压力等手段是很多老师采取的手段,但这种方法真的能带来改变吗?未必如此,从我们学过的生涯咨询的相关课程中,有两种方法可以应对这一问题:


Being


追求“钱多活少离家近”“非500强公司不去”这种具有高期望值,但能力不足以支撑期望,从而导致慢就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运用being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性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具体到手段上可以运用自我探索的手段,发掘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帮助来询者看清自己的真实处境状态,从而更加理性客观的设计后续求职动作和发展路径。


To be

 

如果是低年级学生存在生涯迷茫,或能力足够的学生面临多重选择的情况,我们可以从to be的思路出发设计咨询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与动力。

 

具体到手段上,常用的生涯幻游、教练技术中的愿景类问题等方式都可以给来访者呈现一个自己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看到未来方能更从容的把握现在。


这两种不同的范式和思路在真实咨询过程中都会发生,如果上述提到的理论方法工具你都学过,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聚焦到咨询方案的设计和整理上,我们会发现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规划方案思路,通过这样的细化聚焦,让我们的咨询工作更加落地。



上述流程就是个案概念化的过程,通过这一流程,我们更深度的共情来访者的真实困惑与问题,找到关键节点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咨询方案。

 

个案概念化的过程中,几乎没有成熟的生涯咨询理论能够帮助到我们,需要生涯规划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归纳,形成可落地应用的策略思路。


本期受限于篇幅,只简单介绍了“职业定位”这一核心议题的个案概念化流程方法。


其他核心议题,以及个案概念化技术的实操应用

👇可以关注👇


PCDF生涯规划实战训练营 

5大模块

9种生涯经典理论

13种核心工具

助力规划师快速打通从入门到专家的成长路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报名咨询表单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推荐阅读

生命平衡轮 年年要做的八件事
“严把教学关”后,高校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学习?
辅导员“年度关键词” :很蓝,要稳,必须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